BIM技术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模式。武汉公装公司找到了相关资料表明,当下国内的所有工程设计人员只有68%了解过BIM技术,而能够进行实践应用的只有4%。建筑领域当中比较缺少能够掌握BIM技术的人才,当下该技术的应用依然停留在效果图制作上,或创建简单的立体模型,对于项目管理没有指导作用。通常掌握BIM技术的人才都属于设计领域,相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中的人才处于一种空白模式,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也是十分之少。
软件应用成本高。
软件研发成本较高,需要大批具备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参与,以及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软件研发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造价管理经验外,还需要掌握编程技术。此外,独立性BIM软件无法突出其优势功能,为此需要以其它各种软件和数据库为基础支撑。造价管理的BIM软件研发是一项长期工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软件在升级、维护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因为研发难度增加,导致想要创建出一套性能优良的BIM软件需要耗费十几万以及几十万元,系统在应用中的日常维护也需要花费一定金额,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国内缺少统一规范。
因为BIM技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因此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体系,如果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纠纷,缺少可靠的法律支撑,容易出现耍赖、扯皮等问题,从而无法有效保障受害者切身利益。针对上述状况,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充分联合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和研发机构,联系国内外的相关组织形成联盟形式,尽快制定完善的行业规范标准,指导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此外,还可以在高校中设置BIM技术课程,并在大型企业中统一进行组织培训,软件设计部门可以分配一定技术人员给予跟踪指导,发行自学教程,形成个人、企业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各个软件之间接口不统一。
和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比,应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的突出优势是数据共享。而BIM进行数据共享的主要表现是相同工程项目和不同项目管理人员之间互相共享彼此的造价信息。但因为国内针对BIM技术的研究形式较为复杂,利用各个形式的BIM软件可以创造出不同平台,其相对的执行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一定阻碍,影响了数据共享和数据协同效率。
综上所述,尽管BIM技术依然处于一种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但依然显现出良好发展前景,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逐步朝着BIM方向转变,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BIM技术的重视,提高研发力度。